| 云南保山上新统黄背栎Quercus pannosa Hand.-Mazz.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Alternative Title | 云南保山上新统黄背栎Quercus pannosa Hand.Mazz.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 肖良; 孙柏年 ; 阎德飞; 解三平 ; 韦利杰 |
| 2006-03-30
|
Source Publication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Issue | 1Pages:23-30 |
Abstract | 在滇西保山上新统首次发现了黄背栎(Quercuspannosa)压型化石,并分析了角质层构造。其特征主要为: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垂周壁微弯曲,脉络为网格状,无毛基;下表皮具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垂周壁微弯曲,脉络为五边形的网格状,具毛基,毛的根部由多细胞组成,毛基部的细胞特化成辐射状。利用现存最近亲缘种(NLRspecies)原理,并比较化石和现生Q.pannosa角质层特征,推断上新世Q.pannosa在羊邑生长的古环境比现生Q.pannosa生存的冷湿气候相对干旱,且化石Q.pannosa为近原地埋藏。 |
Keyword | 黄背栎
化石角质层
上新世
古环境
滇西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Funding Project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 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
|
Project Numbe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72012)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10417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06CB701400)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No.ZS031A25002Z)
; 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No.LZU200310)资助
|
CSCD ID | CSCD:2296807
|
Funding Organization | NSFC
; MOST
; MOE
; LZU
; GSSTD
|
IRID | CNKI:0029410
|
Department |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730000;兰州730000;兰州730000;兰州730000;兰州730000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46207
|
Collection |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肖良,孙柏年,阎德飞,等. 云南保山上新统黄背栎Quercus pannosa Hand.-Mazz.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1):23-30.
|
APA |
肖良,孙柏年,阎德飞,解三平,&韦利杰.(2006).云南保山上新统黄背栎Quercus pannosa Hand.-Mazz.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微体古生物学报(1),23-30.
|
MLA |
肖良,et al."云南保山上新统黄背栎Quercus pannosa Hand.-Mazz.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微体古生物学报 .1(2006):23-30.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