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古地磁学初步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 |
姜南1; 吴汉宁1; 李玉玉1; 卫弼天1; 周亚楠1; 张伟杰1,2; 高扬1,3; 于亮1,4; 武佳坤1,5; 霍斐斐1,6; 刘雨纯1; 王保锋1; 程鑫1 | |
2022-03-10 | |
Source Publication | 地球物理学报 Impact Factor & Quartile |
ISSN | 0001-5733 |
Volume | 65Issue:03Pages:1057-1070 |
page numbers | 14 |
Abstract | 本文报道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龙木措组灰岩古地磁研究初步结果,据此探讨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的古位置及其起源问题.在日土县龙木措北岸(34.4°N, 80.3°E)龙木措组中采集了10个采点,共125块古地磁独立定向样品.岩相学与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系统热退磁与交变退磁显示,退磁曲线具有双分量或单分量特征,单分量方向与双分量中稳定趋向原点的高温/高场分量方向一致,在采点水平下的平均方向为D_s=321.8°,I_s=41.7°,k_s=31.1,α_(95)=10.1°,N=8,该平均方向在样品水平下可通过C级倒转检验,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λ_p=-55.3°N,φ_p=163.3°E(dp/dm=7.6°/12.4°))显著区别于羌北地块晚古生代以来可靠的古地磁极位置,可能代表了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方向.结合地质学证据,本文提出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古纬度为24.0°S),此时羌北地块可能与华南地块位置接近,位于冈瓦纳大陆的印度板块北侧古大洋中. |
Keyword | 羌北地块 早-中志留世 古地磁学 倒转检验 古地磁极 |
URL | 查看原文 |
Indexed By | 北大核心 ; EI ; SCI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7168780 |
Subtype | 学术期刊 |
Original Document Type | 学术期刊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s://ir.lzu.edu.cn/handle/262010/474756 |
Collection | 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Corresponding Author | 程鑫 |
Affiliation | 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5.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遵义师范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姜南,吴汉宁,李玉玉,等. 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古地磁学初步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2022,65(03):1057-1070. |
APA | 姜南.,吴汉宁.,李玉玉.,卫弼天.,周亚楠.,...&程鑫.(2022).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古地磁学初步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地球物理学报,65(03),1057-1070. |
MLA | 姜南,et al."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古地磁学初步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地球物理学报 65.03(2022):1057-1070.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