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河地区汉族、藏族学龄儿童粪便 代谢组初探 | |
黄 京 | |
Subtype | 学士 |
Thesis Advisor | 黄小丹 |
2022-05-12 | |
Degree Grantor | 兰州大学 |
Place of Conferral | 兰州 |
Degree Name | 医学学士 |
Degree Discipline | 预防医学 |
Keyword | 代谢组学 肠道微生物 学龄儿童 民族 青藏高原 |
Abstract | 目的: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部甘南地区汉族和藏族健康学龄儿童,采集粪便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汉族和藏族儿童代谢物的差异;并基于前期肠道微生物及膳食摄入研究基础,比较不同民族学龄儿童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分析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代谢物的相关性,初步探索环境、膳食、肠道微生物、及粪便代谢物的多元互作效应。 方法:研究选取22名汉族和藏族学龄儿童(汉族12名、藏族9名),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膳食频率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及膳食摄入的现状调查;并收集粪便样本,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利用mothur、SPSS、R语言等软件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肠道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结果:研究中汉族和藏族健康学龄儿童的饮食结构无统计学差异,均以粮谷类食物为主。汉族和藏族健康学龄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结构以及粪便代谢物均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汉族儿童肠道微生物以厚壁菌门(50.35%)最占优势,而藏族儿童最占优势的微生物类群为拟杆菌门(46.93%);LEfSe分析筛选出23个最可能解释组间差异的物种,其中芽孢杆菌目、肉杆菌科等16个差异物种对汉族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组成起到重要作用,拟杆菌门、氨基酸球菌科等7个差异物种对藏族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组成起到重要作用;包括严格的厌氧芽孢杆菌属、颗粒链菌属在内的共5个科和10个属的平均相对丰度在两个民族学龄儿童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共检测出包括α亚麻酸、副黄嘌呤等在内的2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藏族儿童氨基酸类和脂肪酸类代谢物含量高于汉族儿童(P<0.05),而汉族儿童胺类和生物碱类代谢物含量高于藏族儿童(P<0.05)。KEGG分析指出,共有15条代谢通路受差异代谢物影响,主要涉及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等。进一步的关联性分析表明,儿童粪便代谢物与肠道微生物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另枝菌属和颤杆菌属对汉族和藏族儿童差异代谢物的调控方向是一致的,两者对肠道内的代谢调控机制可能具有相似性。 结论:汉族和藏族健康学龄儿童的粪便代谢物存在差异且与肠道微生物具有相关性,在研究对象生活环境一致、膳食结构相似的情况下,推测代谢物的差异部分来自膳食种类,主要是由宿主因素驱动以及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的互作效应引起。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居住在同一地区的汉族和藏族健康学龄儿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粪便代谢谱,为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的驱动因素及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
Pages | 38 |
URL | 查看原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s://ir.lzu.edu.cn/handle/262010/493678 |
Collection | 公共卫生学院 |
Affiliation | 公共卫生学院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黄 京. 青藏高原夏河地区汉族、藏族学龄儿童粪便 代谢组初探[D]. 兰州. 兰州大学,2022.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