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半年青藏高原绕流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 | |
张永莉1,2,3,4; 左洪超1![]() ![]() | |
2023-05-05 | |
Source Publication | 高原气象 Impact Factor & Quartile |
ISSN | 1000-0534 |
Volume | 42Issue:03Pages:1-14 |
page numbers | 14 |
Abstract | 冬半年中纬度西风带在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南北两支绕流,即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这样的绕流对其周边及下游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本文先分别用600 hPa动力性的南支槽和北支脊各自所在的关键区域的平均涡度与多年平均涡度的差异,表示南支槽和北支脊的强度,然后直观地将南支槽和北支脊强度之差定义为高原绕流强度指数,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高原绕流在冬半年平均(10月至次年4月)、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演变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绕流在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定常的存在,年际变化明显,冬季最强。全球变暖背景下,各时间段绕流强度的变化与中国西北、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的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明显,特别是在冬季。降水关联性最好的是中国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与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关系明显。探讨各时间段各层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和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异常场,亚洲大部分地区自下而上的正压性特征显著,可以很好地解释各时间段高原绕流的异常与中国降水和气温关系。绕流的异常也可能是引发中国冬半年期间高影响天气的原因之一。 |
Keyword | 青藏高原绕流 北支脊 南支槽 中国降水和气温 大气环流 |
URL | 查看原文 |
Indexed By | 北大核心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7473954 |
Subtype | 学术期刊 |
Citation statistics |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s://ir.lzu.edu.cn/handle/262010/500135 |
Collection | 大气科学学院 |
Corresponding Author | 左洪超; 高晓清 |
Affiliation | 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
Corresponding Author Affilication |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张永莉,左洪超,高晓清,等. 冬半年青藏高原绕流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23,42(03):1-14. |
APA | 张永莉.,左洪超.,高晓清.,吕世华.,陈伯龙.,...&李立程.(2023).冬半年青藏高原绕流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高原气象,42(03),1-14. |
MLA | 张永莉,et al."冬半年青藏高原绕流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关系".高原气象 42.03(2023):1-14.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